檢查都沒病?!那些說不出口的不舒服,可能是『敏感體質』在默默作祟!
/你是否有以下症狀?卻又檢查不出什麼問題:
疲倦
莫名的身體不適
頭痛、頭暈 、焦慮易怒
腸胃功能異常、心悸、夜間盗汗
好像感冒,卻又不是感冒
當代社會中,越來越多現代人開始出現各種非特異性的不適感,這些症狀雖然不構成明確的疾病,但卻大大影響了生活品質。這些身體反應,與生活環境、心理壓力,以及日益極端的氣候變化有密切關係,成為現代醫學日漸關注的議題。
首先,氣候的異常對人體的調節機制是一大挑戰。人體具有自我調節體溫的功能,透過出汗、血管收縮與擴張來維持體溫穩定。然而當環境溫度忽冷忽熱、濕度變化劇烈時,這些機制容易過度反應,導致頭暈、疲倦、出現冷汗或無故潮紅等現象。有些人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,出現被稱為「氣象敏感症」的狀況,如:關節痠痛、偏頭痛或腸胃不適,這並非真正的病變,但確實反映身體的壓力與失衡。
再者,現代生活節奏緊湊,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使自律神經失調。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失衡,會導致心悸、腸胃功能異常、睡眠品質差,甚至莫名的焦慮與易怒。這些狀況常被誤認為是心理問題,其實身體已經發出警訊,提醒我們該適當休息與調整生活方式。
此外,空氣污染、化學物質暴露、長期待在密閉空調空間等因素,也會使身體對外界刺激變得更敏感。皮膚容易泛紅、乾癢、呼吸道容易過敏,都是身體在表達對環境的適應困難。
而這些症狀會在近更年期或停經之後愈加明顯。
更年期前後,性荷爾蒙大幅下降。性荷爾蒙除了調控生殖功能外,也對中樞神經系統、自律神經與體溫調節扮演穩定作用。更年期時,原本就是身體的荷爾蒙要找到新的平衡點的時機,可是,大環境的變動,對原本就衰退的身體調節能力,無異是雪上加霜,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容易失去平衡,導致出現莫名焦慮、突然發熱、冷汗、心跳加速等「自律神經失調」症狀。
此外,更年期並不只是一個「荷爾蒙變化」的階段,也是一個「神經化學重新調整」的過程。當女性的雌激素下降時,血清素與 GABA 等關鍵神經傳導物質也會受到影響,進而引發情緒與身體的不適。因此,處理更年期症狀,不應只著眼於荷爾蒙補充,更應從「神經與營養」角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