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與新冠肺炎的不同一定要知道| 症狀,預防
/ 吳醫師
根據疾管署的統計,本季流感重症,自去年10月1日起至今已達770例,其中已造成56例死亡;美國在此間內的致死個案,甚至已超過6000人!而最近讓人心惶惶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新冠肺炎,也正在同時流行。
新冠肺炎最大的特色是攻擊下呼吸道(聲帶以下叫做下呼吸道),所以咳嗽、喘的症狀比較多,流鼻水喉嚨痛症狀相對比較少,而且也不是一開始就100% 會發燒,有時甚至沒有症狀的時候,就有可能傳染,基本上新冠肺炎肺炎的傳染率較SARS大,但是致死率較SARS低。 以下幾個症狀來重點區分流感與新冠肺炎!

以上為參考資訊,因為病毒具備變異的特性,所以必須密切觀察新型冠狀病毒的走向,並且隨時做好自我的防衛。
包含:
1. 勤洗手
2. 不任意碰觸眼鼻
3. 減少出入人潮密集點、暫停國外旅遊
4. 三餐營養均衡,不任意外食
5. 注意衞生防護
6. 睡眠、水分充足
7. 善用安心包
8. 適用口罩在當用之時

可多攝取國際上專業醫師建議認可的高濃度維他命C(簡稱高C)或有其高含量的食品,以及醫師建議的醫療級營養品,增加免疫功能,有好的抵抗力;更不必過於恐慌,以免減損自己本身的免疫力。
很多家長一聽到『包皮』就緊張,急著想替孩子先處理再說。
多數孩子的包皮,長大後會自己好,別急著手術。
但——如果出現反覆感染或發炎,那就不是『等一等』的時候了,必須考慮手術處理!
『只是包莖,真的會生病嗎?』別輕忽這層小皮!
國際泌尿名醫 李祥生醫師 在【包皮系列 第五集】分享——
包莖可能引發的3大病症:
✔ 包皮龜頭炎
✔ 崁頓式包莖
✔ 尿道阻塞
你聽過『包莖』這個詞嗎?
它不只是小男孩的煩惱,長大後若沒處理,可能影響清潔、排尿,甚至性功能!但——什麼情況才算包莖?一定要手術嗎?還是可以觀察?
你以為 包皮只是『多餘的皮』?其實,它可是身負重任的三重守門員!
國際泌尿名醫 李祥生醫師 解說:包皮不只影響清潔,還關係到醫療照護、性功能表現,甚至是…生殖器的保護機制!